词典 名词

龙灯的意思

lóng dēng

龙灯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龙灯[ lóng dēng ]

⒈  中国民间游艺时特制的布龙,内有彩灯,由多节构成,每人持一节,与锣鼓音乐配合起舞。

dragon lantern;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画龙的灯。

宋 夏竦 《奉和御制上元观灯》:“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燄平。”
宋 王明清 《挥麈录馀话》卷一:“次诣 成平殿,风烛龙灯,灿然如画。”

⒉  仿龙形所制的灯。民间节日的文娱用具。

《儒林外史》第二回:“况今年老爷衙门里,头班、二班、西班、快班,家家都兴龙灯,我料想看个不了。”
巴金 《家》十七:“明晚上我请你们看龙灯。”
何士光 《乡场上》:“又好比今年正月里玩龙灯,小小的乡场是一片喜庆的爆竹。”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龙灯

  •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