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十三经的意思

shí sān jīng

十三经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十三经[ shí sān jīng ]

⒈  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的经典。

the thirteen classic works;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其形成过程为:汉 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 唐 加《周礼》《仪礼》《公羊》《穀梁》为九经;至 开成 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 宋 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八; 清 钱泰吉 《曝书杂记》卷上。

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説,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石经》:“雍正 中,有生员 蒋衡 字 湘帆 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餘年乃成。”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十三经 (十三经)

  •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