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描写人物的作文
导航

人类脑袋里的虫

2020-12

篇一:《你的脑子里有虫吗》

《你的脑子里有虫吗》

我在语文书上上看过这样一则漫画:在一个大森林里,一个盗木人嘴里叼着一根烟,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砍伐一棵棵大树,而大树在哭泣着,那个人的肩膀上停了一只啄木鸟,啄木鸟看了看那个盗木人,并啄了啄盗木人的脑袋。又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不知这幅漫画的含义大家看懂没有,那个人脑袋里的确有“虫”,不过这条虫不同于其他的虫,这个“虫”指的是那个人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私的、贪婪的虫,怪不得啄木鸟说他“脑袋有虫”,不过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世界上,这类“脑袋有虫”的人数不胜数,可啄木鸟却是寥寥无几。

平时,不少同学的草稿纸只划了几笔就扔进了垃圾桶,要知道,这些纸可是一棵棵树木啊;洗手时,水开得挺大,这还不说,洗完手,也不关水就走了,任凭水在“呜呜”的哭,好似在祈求人们把她关上。要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多么宝贵啊!平时,随手将垃圾扔在地上,既影响环境又影响美观„„要知道,如今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可是那些“脑袋有虫”的人却丝毫没有醒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环境:滥砍滥伐、毁坏植被;为了图方便将污水排入江河,不知有多少河流因此不能被利用,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已经便得浑浊不堪。

美好风景已无复存在,土地正向沙漠化进军;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几乎处处都是黄色的土地。在如此触目惊心的事情前,人类似乎没有觉醒,而人们脑袋里那条贪婪的虫子越来越大,人们已经被欲望迷住了双眼。

自从涉及了人类的足迹,动物们便再也无安宁之日,昔日温顺自在的藏羚羊为了躲避人类的追捕已经疲惫不堪了;昔日称霸海洋的鲸以濒临灭绝„„不知有多少生物在人类脑子那贪婪的虫子手下灭绝,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上消亡。

如今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因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灭掉我们脑子里那条贪婪的虫子,同学们请你们把心里的那条虫子给消灭掉,让我们创造出更美好的地球。

篇二:《脑袋里的虫子》

脑袋里的虫子

――富阳市实验小学六(3)班孙康

我是人体的指挥官——大脑,我操纵着阿明的身体。我原来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可是,一只自私虫迚入了我的领地,想控制我。我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它,把我善良的

程序篡改成了自私和贪婪。

“哈哈”我的工作室中传来刺耳

的笑声。阿明也顿时变了,眼睛中闪

出恶狼般的目光,嘴角边的微笑是那样邪恶。我绝望地看着他提着斧头,走向了森林。

阿明嘴里叨着香烟,这棵挑挑,那棵拣拣。终于,他的目光锁定在一棵高大挺秀的树上,“嗯,这棵不错!”阿明点了点头,说罢,将手中的斧子扬到空中,用力向树吹

去。“砰,砰,砰……”一

声声的伐木声在我耳边响

起,树上的缺口越来越大,

我的心也仿佛被砍着。阿明

惬意地挥动着斧子,忽然,{人类脑袋里的虫}.

一只啄木鸟飞了过来,他停在阿明的肩头,愤怒地啄阿明如{人类脑袋里的虫}.

木头般的那截脑袋,并生气地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是啊,我愤恨地想,要不是这条自私虫,阿明会变成这样吗?{人类脑袋里的虫}.

啄木鸟铁钩似的嘴巴不停敲着他的脑袋,“啊!”那条虫子被啄木鸟吃迚了嘴里。我连忙欣喜地让阿明变回原状。“哎哟”他敲了敲脑袋,一副大梦初醒的模样,“我怎么在这儿?”

之后,阿明做了一名护林员,我清楚地知道,地球正在被人类无休止的破坏着。一片片的树林被人类夷为平地,一条条的江河被人类污染,一份份的空气变得浑浊,一片片的耕地变成了沙漠。所以,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尽管这点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地球一定还有希望!

篇三:《这脑袋里一定有虫》

这脑袋里一定有虫

在一个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每当清晨的时候,总能听到一阵悦耳的歌声。这正是可爱的鸟儿唱的,它们一边仔细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一边放声歌声。突然一阵“咔咔咔”的声音打破了这林中的和谐与宁静。可这也不像是啄木鸟在啄食虫子呀。一只立在树上的啄木鸟疑惑着。它煽动着翅膀,寻着声音飞去。

当它飞近一看时,忍不住惊呆了。眼前正是一个盗木人,斧头卡在树上,已有几棵树纷纷倒下。而那个盗木人却悠闲地叼着香烟,嘴角露出坏笑,心里正盘算着砍了的这些树能卖多少钱。啄木鸟终于忍无可忍了,一下子扑到那盗木人的榆木脑袋上,愤愤地说道:“这木头里一定有虫!”

不错,盗木人的榆木脑袋里有虫,而且是一只贪婪的“金钱虫”。那条“虫”让他不顾一切地用刀砍伐树木来交换金钱。他的榆木脑袋里还有许多的“无知虫”,他不知道,森林对地球来说是有何等的重要。

森林是最美丽的清洁工,是它在默默地净化空气,这才能使我们人类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难道这些伐木人不需要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吗?金钱能换来美好的家园吗?而且森林一天能制造很多的氧气,足够65个人一天的氧气需求。金钱也不能换来氧气。但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这么愚蠢,他们是被金钱与利益蒙蔽了双眼,蠢得连自己的家园也要破坏。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树木,唤醒伐木人,别再让“金钱虫”来侵蚀人类的脑袋。

篇四:《脑袋有虫》

脑袋有虫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过这样一则漫画:在一个大森林里,一个人嘴里叼着一根烟,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砍伐一棵棵大树,而大树却在哭泣,那个人肩膀上停了一只啄木鸟,啄木鸟看了看那个人的脑袋,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不知这副漫画的含义大家看懂了没有,那个人脑袋的确有“虫”,不过此虫非彼虫,这个“虫”指的是那个人破坏生态平衡的心虫,怪不不得啄木鸟说他“脑袋有虫”,不过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世界上,这类“脑袋有虫”的人数不胜数,可啄木鸟却是寥寥无几。

平时,不少同学的草稿纸只划了几笔就扔进了垃圾桶,要知道,这些纸可是一棵棵树木做成的呀;洗手时,有的人水开得挺大,这还不说,洗完手,也不关水龙头就走了,任凭水哗哗地流淌却视而不见,要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多么宝贵啊;平时,随手将垃圾扔在地上,既影响环境又影响美观......要知道,如今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可是那些“脑袋有虫”的人却丝毫没有醒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环境:滥砍滥伐、毁坏森林资源;为了节约成本,贪图方便将污水排入江河,不知有多少河流的水因此无法饮用,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已经便得浑浊不堪;昔日的天府之国——成都的美好风景已不复存在,土地正向沙漠化进军;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几乎处处是酸雨,经常是沙尘暴......在如此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人类似乎还没有觉醒,而人们脑袋里那条贪婪的虫子越来越大,人们已经被欲望迷住了双眼。{人类脑袋里的虫}.

自从涉及了人类的足迹,动物们便再也无安宁之日,昔日温顺自在的藏羚羊为了躲避人类的追捕已经疲惫不堪了;昔日称霸海洋的鲸以濒临灭绝......不知有多少生物在人类脑子那贪婪的虫子手下灭绝,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上消亡.如今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因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灭掉我们脑子里那条贪婪的虫子,同学们,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好好保护地球妈妈吧!

篇五:《脑袋里的虫作文》

我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画的是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一位手持斧头的伐木人正在乱砍树木,一只啄木鸟落在他的肩上,愤怒地啄着他木头一般的脑袋,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看了这幅漫画,我感触很深。是啊!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对环境的保护也不管不顾了,使得我们的地球妈妈面临着严重的生命威胁:滥砍滥伐树木,使水土大量流失;一些工厂排出的污水,使多少条河流受到侵害:烟筒里冒出的浓烟,使我们的天空失去了以往的美丽。《大瀑布的葬礼》这一课,不正是一个例子吗?就拿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来说吧!同学们的本子,只用了几页就被扔进了垃圾桶;洗完手,不管水龙头转身就走;有的同学,乱爬树、折树枝&&别看这些小事微不足道,可是,如果天天这样,后果将不堪设想。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地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保护好地球,也就保护好了自己。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别再让这虫子爬到我们的脑子里。

篇六:《脑寄生虫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

脑寄生虫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

题目

以下是脑寄生虫病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脑寄生虫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脑寄生虫病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1.78例脑寄生虫病病例分析

2.脑寄生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3.江西省癫痫患者脑部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4.食物源性脑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分析

5.脑寄生虫感染46例分析

6.寄生虫与颅内感染

7.寄生虫所致的脑病

8.脑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10.脑多头蚴病研究进展

11.羊脑脊髓丝虫病的防治

12.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

13.脑裂头蚴病四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人类脑袋里的虫}.

14.儿童脑裂头蚴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15.脑猪囊尾蚴病CT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16.脑囊尾蚴病一例误诊分析

17.一例波尔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

18.寄生虫性脑膜炎

19.羊脑包虫的治疗方法

20.脑脊液细胞学规范化检查和诊断程序

21.寄生虫感染致左侧颞叶脑脓肿1例

22.儿童脑肺吸虫病50例诊治分析

23.蟹栖异阿脑虫寄生大菱鲆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

24.乳腺曼氏裂头蚴病一例

25.癫痫的CT诊断及其评价

26.脑囊虫病CT诊断分析(附133例报告)

27.钻进人脑的寄生虫

28.脑卫氏并殖吸虫病一例

29.脑囊虫病患者头痛症状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30.黄金纳米粒可杀死脑内寄生虫

31.儿童缺血性脑卒中远期预后追踪研究

32.脑囊虫病72例MRI表现分析

33.美国:寄生虫操控人类大脑

34.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癫

35.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临床对照研究

36.宠物寄生虫影响脑神经

37.血塞通冻干粉针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

38.青霉素脑病法医鉴定1例

39.参穹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0.最新研究发现禽流感可以引发脑炎腹泻等多种病症

41.什么是血脑屏障

42.预防肝性脑病复发药

43.眼猪囊尾蚴病52例临床分析

4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估丁胺卡那对新生儿毒副作用

45.脑囊虫病并左眼囊虫病三例报告

46.脑囊虫及弓形虫感染并继发性癫痫1例

47.头部大面积伤口感染蛆虫愈合1例分析

48.1例肺吸虫病误诊的临床分析

49.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炎1例报告

50.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诊断(英文)

51.头孢硫脒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52.波尔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及病理分析

53.弓形虫可能改变人的性格和思维

54.能控制人类大脑的寄生虫

55.硫酸庆大霉素加胰岛素外敷治疗褥疮32例

56.水通道蛋白4和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与胶质瘤性脑水肿的关系

57.膈下短分流管在VP分流术中的应用

58.颊部曼氏裂头蚴病1例

59.绵羊眼发红、怕光,耳部肿胀,头部刺痒,这是怎么回事

60.手足口病并发细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61.甘露醇不良反应的预防

62.去甲万古霉素在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兔脑膜炎中的治疗评价

63.福氏纳格里阿米巴与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64.黄病毒属病毒RT—heminested

65.弓形虫:操纵大脑的寄生虫

66.体外神经干细胞三维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

67.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68.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的探讨

69.黄连素说明书中为何没这些功能

70.一种简单的计算皮试液的方法

7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老年患者癫痫性发作1例

72.I、II类手术切口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73.按摩与康复医学{人类脑袋里的虫}.

74.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75.医学信息:中旬刊

76.脑囊虫病——癫痫的祸首

77.曼氏迭宫绦虫脑裂头蚴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78.脑实质内胆脂瘤MRI与手术病理对比研究

79.山羊脑脊髓丝虫病的诊断和预防

80.吡喹酮治疗绵羊脑包虫病疗效好

81.脑包虫病的防治

82.脑裂头蚴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83.78例脑寄生虫病病例分析

84.脑寄生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85.江西省癫痫患者脑部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86.食物源性脑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分析

87.脑寄生虫感染46例分析

88.寄生虫与颅内感染

89.寄生虫所致的脑病

90.脑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9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92.脑多头蚴病研究进展

93.羊脑脊髓丝虫病的防治

94.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

95.脑裂头蚴病四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96.儿童脑裂头蚴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97.脑猪囊尾蚴病CT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98.脑囊尾蚴病一例误诊分析

99.一例波尔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

100寄生虫性脑膜炎

弓形虫可能会永久的最人类大脑造成影响

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一种在全世界感染了1/3人类的寄生虫具有永久改变小鼠大脑功能的能力。弓形虫已知能够消除啮齿动物对猫天生的恐惧。新的研究表明,即便在感染几个月后——此时已经不能在小鼠体内检验出寄生虫了——这种影响依然存在。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微生物导致了大脑结构的永久性变化。

这种微生物是一种能够感染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单细胞病原体,可以引发一种名为弓形虫病的传染病。但它对于啮齿动物的影响却是独一无二的:大多数老鼠会躲避猫的气味,而感染了弓形虫的啮齿动物却会被这种气味所吸引。

这被认为是一种进化适应,从而帮助这种寄生虫完成其生命周期:弓形虫只有在猫的肠道中才能够进行有性繁殖,为了到达那里,这种病原体的啮齿动物宿主则必须被吃掉。

在人群中,相关研究将弓形虫感染与行为改变及精神分裂症联系在一起。一项研究发现,感染了这种寄生虫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一项研究则指出这些人对猫的气味的反应出现了变化。与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可能被弓形虫感染,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可能在某种程度能够抑制病原体的复制。

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涉及神经递质多巴胺在大脑中的过量活动。这为弓

形虫对行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这种寄生虫依靠在脑细胞中缓慢生长的小囊形成了一种持续性感染。此举能够增加脑细胞的多巴胺生成,而后者能够显著改变脑细胞的功能。研究人员提出的其他大多数机制也依赖于小囊的存在。

对弓形虫的研究主要使用了北美II型菌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家WendyIngram及其同事还调查了另外两种主要菌株——I型和III型——对小鼠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在3周内感染任何一种菌株都会使小鼠丧失对猫的气味的恐惧,这意味着行为转变是弓形虫感染的一个普遍特征。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感染4个月后的情况。研究人员使用的I型病原体被加以基因改造,从而引发了有效的免疫响应,使得小鼠能够克服感染。在4个月后,小鼠大脑中已经无法检测到病原体,意味着所剩寄生虫细胞不超过200个。Ingram解释说:“实际上,我们预计I型病原体不能够形成小囊,因此无法导致行为变化。”

但事实并非如此:小鼠面对猫的气味依然镇定如初——就像它们在之前3周所表现的那样。同样来自伯克利分校的遗传学家MichaelEisen表示:“很久以后我们已经无法在动物大脑中发现寄生虫了,但对小鼠的行为影响却依然存在。”这意味着行为变化可能缘于一种特殊的、硬性的大脑结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小囊形成之前产生的,并且无法恢复。这一发现对小囊或多巴胺导致弓形虫感染的行为变化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共同发现了弓形虫在小鼠中的恐惧否定效应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

寄生虫流行病学家JoanneWebster提出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可能,即ww.celservice.

如果弓形虫导致的精神分裂症的行为变化是确定的,则打算以小囊为目标的治疗方法可能就没有什么效果了。但是她强调,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