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5月份的杨梅没生虫吗

2020-12

篇一:《杨梅泡出虫》

杨梅泡出虫,专家说吃了也没害吃口好不好与颜色、大小无关

记者用盐水泡杨梅,发现有蠕虫钻出。

晨报记者吴磊实习生肖允现场图片

晨报记者李欣欣

“杨梅有小肉虫,拿盐水泡上半小时就能看到它们白色的身体。”有网友将杨梅中爬出小虫的照片放在微博上,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的网友直呼:“太恶心了!下不了嘴!”但也有网友对此坦然接受:“杨梅中的虫子既不影响口感,也不危害健康,随便吃。”

记者昨天从不同的水果摊买回8份杨梅,经盐水浸泡后,果然发现其中1份杨梅中爬出了虫子。对此,上海市农科院林果所所长叶正文表示,通常来说,杨梅里的虫子对人体并没有坏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杨梅里有虫子,反而可以说明杨梅果肉里的农药残留非常少,甚至没有农药。?杨梅里的虫能吃吗

杨梅里的虫比较干净

得知杨梅中有虫后,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肯定不敢吃啊!”不过,也有一些胆大的人表示:“吃下几条虫子也没什么!”

有虫杨梅到底能不能吃?对此,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副研究员殷海生认为,“这种虫子和我们概念中的蛆完全不同,它们以植物果实为食物,相对来说比较干净,对人体也没有害。”

“果实中有虫子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叶正文表示,“杨梅里的虫子其实是果蝇中的一种。在杨梅还没成熟时,母虫就在果表上产卵,当卵孵化后,幼虫就会钻到果肉里。不过,这些虫子和菜叶中的小青虫类似,吃了对人体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有虫反而可以说明果实里的农药非常少,甚至没有农药,更加自然、生态。”

不过,对于没有虫子的杨梅,叶正文认为,“如果认为没有虫子的杨梅就含有农药,这也是不对的。很可能是果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做得很好的缘故,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如果消费者觉得杨梅里的小虫子有些“恶心”,可以对杨梅做一些处理,比如用盐水浸泡20左右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

专家同时提醒,不应将买回来的杨梅直接放入冰箱中保存,也不可以用微波炉加热“消毒”,因为冰冻或加热后,杨梅里的虫子可能已被“杀死”,即使再用盐水泡,也不会把虫子泡出不来。?杨梅打坐果灵、膨大剂吗

一般不用坐果灵、膨大剂

最近,坐果灵、膨大剂等植物激素备受消费者关注,杨梅会不会也使用了植物激素?对此,叶正文解释说,杨梅本身的坐果能力较好,通常不需要用坐果灵这类植物激素。至于膨大剂,叶正文表示,杨梅个头大小取决于品种和成熟期,如果品种较好、成熟期较晚,果实的发育期比较长,个头就会比较大,“通常杨梅个头大并非加了膨大剂。”

?挑红的还是黑的杨梅?

这是品种不同,与吃口无关

还有市民提出,杨梅到底是紫黑色的好还是红色的好?叶正文认为,青的杨梅肯定不好吃,红色、紫红色或紫黑色的杨梅和品种有关,很难说哪一种颜色的杨梅吃口最好。市民在挑选杨梅时,要注意选择着色均匀、新鲜的杨梅食用,最好是有一定光泽的。

?甜度和大小有关吗

甜度和品种、环境有关

“还有一点,杨梅的个头、颜色与环境有关。相对来说,受光照较多的杨梅更甜。另外,如果采用有机肥料,也有助于糖分的积累,杨梅会更甜。”上海果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袁亚祥表示:“甜度和个头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和品种有关,个头小的杨梅也未必不甜。”叶正文举例说,浙江杨梅的主栽品种是东魁杨梅,在东魁杨梅中,颜色偏紫红色和紫黑色的品质会比较好。

[晨报实验]

8份杨梅用盐水浸,1份泡出小肉虫

记者昨天从福州路、延长中路等处的8个不同水果摊购买了8份杨梅,并将这些杨梅分别放进不同的碗内,然后倒入盐水。这一实验吸引了办公室内不少同事的目光。

“快看,虫子出来了!”5分钟后,其中一只碗里的杨梅果然有小虫子爬出来。小虫只有几毫米长,白中带一点黄,在水中微微扭动着身体,看上去有一点像蛆。又过了5分钟,这只碗里又发现了2条虫,另有一条小虫从杨梅果肉中探出了头。有同事用手电筒的强光对着它一照,探头的虫子又“蹭”地一下缩了回去。经过仔细观察,这只盛了10来只杨梅的碗里共发现7条小白虫。

另外7份杨梅在盐水中浸泡了30分钟后,没有发现一条虫子。

篇二:《杨梅病虫害防治》

杨梅病虫害防治

武宁县农业局经作站高级农艺师汪光明

一、卷叶虫

1、危害症状:一年两次,即5月底-6月中旬和7-8月,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边缘吐丝,缀连叶片成包,潜居缀叶食叶肉,危害新梢。

2、防治方法:人工摘除或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摘除叶片上卵块,并烧毁,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或20%杀灭菊酯2000倍,苦辛碱800倍,50%杀螟松1000倍,喷时应注意喷湿虫苞。

二、蚧类

蚧类有多种,有柏牡蛎蚧、樟牡蛎蚧、牡蛎蚧、矢尖蚧、长白蚧等,以前三种为多:

1、危害症状: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牡蛎蚧产卵于枝叶,第一代若虫一般在5月中旬,第二代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中旬孵化。

2、防治方法:整形修剪,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减少虫源,保护、利用二星瓢虫,中华草蛉,跳小蜂等天敌,达到生物治虫之目的,抓住第二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速扑杀1000倍液(挂果期不能喷,果采后喷)2月下旬-3月上旬用灭蚧50倍,冬季用石硫合剂清园。

三、白蚁

1、危害症状: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2、防治方法:用2.5%天王星(虫螨灵\联苯菊酯)0.5千克加红糖3千克,冲水300千克,将泥土耙开,每株15千克,然后掩土。

人工诱杀: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

四、天牛、爆皮虫

1、危害症状: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1)、清除主干周围杂草(2)、主干涂白,用石灰5千克、硫磺0.5千克,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3)、钩杀入

木幼幼虫4、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虫道。

五、果蝇

1、危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危害果实,在果实成熟时,不仅成虫吮吸果汁,而且产卵于肉柱间,使肉柱间有许多小虫。

2、防治方法:(1)、清洁果园,减少蝇源(2)、成熟前,0.3%苦参碱水剂200-300倍液。或用潜克喷地面(3)、成熟期诱杀成虫:一是将烟叶烤焦研细,加少量食糖和果汁,悬挂树上,诱杀成虫。二是将松香7份、红糖1份、机油2份,混合后涂在纸或绳上,挂在树上诱杀.三是用敌百虫、香蕉、蜂蜜、食醋以10:10:6:3的比例配制成虫诱杀剂,每亩放10处左右,进行诱杀,效果较好。{5月份的杨梅没生虫吗}.

六、褐斑病

1、危害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渐渐扩大呈园形右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为杨梅主要病虫害。

2、防治方法:最好的时期是夏梢萌发期,夏梢刚萌发至梢长1厘米时,就要喷药。加强园地管理,增强树势,春季剪除枯枝,扫除落叶,减小病源,喷3-5度石硫合剂进行保护,发病初期,70%托布津800倍,65%代森锰锌600倍液,隔7-10天重喷一次,喷二次。

七、癌肿病

1、危害症状: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和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园球肿瘤,在枝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苗。新梢抽发前,剪除并烧毁病枝,3-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涂上200倍“402”抗菌剂或20%叶青双,也可在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药液。每次喷药时要喷湿枝干,不要穿皮鞋上树。

八、根腐病

1、危害症状:90年代发现的新病害,最明显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导致地上部枝叶枯萎。树体发病后枝叶急速发生青枯,树冠小的盛产树从发病到全树枯萎

死亡在高温夏秋季仅几天,大树仅一年,盛产树发病最多,7-8月症状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

2、防治方法:园地选择时注意避开土壤粘重有机质含量低的且易积水的低畦处,园地原植被均是园毛草。株施05-1斤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防治效果好,地上部症状出现后无防治效果。

九、小叶病

1、危害症状:生理性病虫害,叶小,新梢簇生,梢顶落叶枯萎,不结果或很小结果,病树春梢较正常树迟发生1-2周,梢短而细弱,梢顶节间短缩,顶芽萎缩,继而停长。

2、防治方法:施用有机肥,剪除枯梢,施用硼肥。土施硼砂(采果后)每株50克,春梢发生前用0.2-0.3%硼砂喷洒病树树冠,以枝叶喷湿为度。

十、赤衣病

1、危害症状:染病植株的主干及枝条上先发现局部小范围的橘红色粉末,以后逐渐蔓延成大片或全枝的橘红色粉末,病株树势衰弱,果形变小,味酸,而且还会枝梢枯萎,全树死亡。

2、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4月上旬至6月上旬,先用刷子在枝干上擦刷病部以后,再涂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防治。

篇三:《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靖州县杨梅栽培面积约7.2万亩,主要分布在坳上、艮山口、江东、铺口、太阳坪、平茶、飞山等乡镇、管委会,种植品种主要是荸荠、东魁杨梅。为了贯彻农业部2014年植保工作要点和省植保植检站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工作精神,现将我县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总结如下:

一、杨梅病虫害种类介绍

杨梅病虫及其有益天敌的种类多,但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种类较少。主要害虫有蚧壳虫类、粉虱类、蛾类、鞘翅目类、果蝇和白蚁等;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肉葱病、癌肿病、赤衣病、干枯病、枝腐病和枯梢病以及根结线虫病等。

1、杨梅癌肿病。主要危害枝干,初期在被害枝上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渐扩展形成肿瘤,表面凸凹粗糙不平,木栓质变坚硬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造成病枝枯死。

2、杨梅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3、杨梅干枯病。主要危害枝干,初期为不规则暗褐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并沿树干上下发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渐丧失而成为稍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与健康部分有明显裂痕,发病严重时,病部深达木质部,当病部围绕枝干一周时,枝干或植株即枯死。在后期病部表面着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即为分生孢子盘,初期埋生于表皮层下,成熟后突破表皮,使皮层出现纵裂或横裂的裂口。

4、杨梅枝腐病。发病初期树干皮层腐烂,皮层病部呈红褐色,稍隆起,组织松软,提早衰败。后期枝干枯萎,病部失水干缩,呈凹陷状,变为黑色,并有黑色小粒点着生,小黑点上有很细的刺毛。

5、杨梅赤衣病。主要危害杨梅枝干。发病后,明显的特征是主干、主枝、侧枝及小枝的被害处覆盖一层橘红色霉层,以后逐渐蔓延扩大,龟裂成小块,树皮剥落,露出木质部,其上部叶片发黄并枯萎,导致树势衰退,果型变小,品味变酸,最后枝条枯死,直至全株枯死。本病除危害杨梅以外,还危害苹果、柑橘和枇杷等。

6、杨梅根腐病。先从杨梅根群的须根上发生,后向侧根、根颈及主干扩展蔓延。在病根的横断面上可见两个褐色坏死环,即为根的形成

层和木质部维管束变褐坏死的环,最后导致树体衰败直至枯死。其中急性青枯型主要发生在10年-30年生的盛果树上,占枯死树的70%左右;慢性衰亡型主要发生在衰老树上,从出现病症到全树枯死,需3年-4年。

7、杨梅根结性虫病。病树地上部呈现叶片黄化,落叶,枯梢乃至枯死等典型衰退状。发病初期,须根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结,小如小米粒,呈圆形、椭圆形或串珠状,表面光滑。剖开根结,可见乳白色囊状雌成虫及棕色卵囊。发病后期,根结表面粗糙,呈黑赤色腐烂,根皮腐烂脱落,中留中柱,无臭味;有的病树须根减少或呈须根团,根结量减少或在根结上再次发生根结;重病树根系全部腐烂,叶片枯黄甚死株。

8、杨梅小叶病。各类枝梢生长停止提前,主梢顶部枯焦而死,在其侧部抽生短缩的丛生枝,病枝节间缩短,叶数减少,叶片短狭细小,叶面粗糙、叶肉增厚、叶质硬脆、叶脉凸起,叶柄及主脉局部褐色木栓化或纵裂。嫩叶长期不能转绿,远看焦黄色,重病树嫩叶早期焦死。病枝不易形成花芽,即使形成也量少质差,产量锐减。

9、杨梅梢枯病。小叶、枝梢丛生,枯梢,不结果或很少结果,节间短,新梢顶芽萎缩。叶形小,叶色暗而无光泽,叶质脆硬。

10、杨梅卷叶蛾。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苞,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当虫苞叶片严重受害后,幼虫因食料不足,再向新梢嫩叶转移,重新卷叶结苞为害。杨梅新梢受害后,枝条抽生伸长困难,生长慢,树势转弱。严重为害时,新梢呈一片红褐焦枯,对杨梅幼树提前结果,早期丰产及产量都有很大影响。{5月份的杨梅没生虫吗}.

二、绿色防控技术介绍

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综合应用性诱剂引诱、灯光诱杀、色板诱捕、生物农药使用及农业配套等几大技术,因地制宜合理采用生态控制、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控制杨梅病虫害。{5月份的杨梅没生虫吗}.

1、农业防治技术。就是通过筛选抗病虫品种,加强杨梅果园管理,平衡施肥,科学修剪,合理种植达到控制杨梅病虫害发生的技术措施。

2、灯光诱杀技术。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配以高压电网触杀害虫的一项物理防治技术。选用了能避天敌习性的光源、波长、波段,而对植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对天敌相对安全,对害虫诱杀量大,种类多,对杀灭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害虫。

3、性诱剂使用技术。昆虫性诱剂是仿生高科技产品,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引诱雄虫至诱捕器,杀死雄虫,达到防治虫害的一种新型防治技术。防治的专一性和选择性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

态环境极其友好;确保农产品安全;不诱发害虫的抗药性;可以与其他任何防治技术相兼容,可有效防治杨梅卷叶螟、尺蠖等害虫。

4、色板诱杀技术。利用大多数昆虫对特定的植物源气味具有明显的趋性以及昆虫对一些光谱的趋性,筛选出害虫最嗜好的植物挥发性物质,结合高分子材料缓释技术(橡胶管),制备出高效诱虫板。该产品采用天然的植物源物质,具有诱杀效果更强、见效快、无农药残留、无环境污染、成本低,可有效诱杀粉虱、果蝇等小型昆虫。

5、生物农药防治技术。生物农药使用技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在病虫大发生或难以控制时期,重点推广短稳杆菌、鱼藤酮、天然除虫菊、苦参碱、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利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芽孢杆菌防治杨梅褐斑病、癌肿病等病害。

三、靖州杨梅病虫害具体防控技术。

(一)2月-3月主要防治越冬病虫害,癌肿病、支腐病、根腐病、干枯病等。冬季清园,建议用46.1%氢氧化铜600倍-800倍液进行整株喷雾,用药渣涂白树的主干,做保护性防治。{5月份的杨梅没生虫吗}.

(二)4月-5月上旬主要防治蛾类,金龟子、粉虱、尺蠖、卷叶蛾。

1.安装杀虫灯并开灯,在成虫发生初期,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蛾类、金电子等飞虫。

2.悬挂黄色黏胶板,亩用15张-20张,可以诱捕粉虱、吸果夜蛾等成虫。

3.鳞翅目类害虫幼虫的防除可以喷施100亿/毫升短稳杆菌600倍-800倍液或者0.6%苦参碱500倍-800倍液可有效防治。

(三)5月中旬主要防治粉虱、介壳虫、褐斑病、癌肿病等。

1.悬挂黄色粘虫板,除了引诱粉虱,还可以诱捕果蝇等。

2.根据病害的发生程度,使用10亿/克芽孢杆菌750倍液,施用1次-2次,可以有效预防褐斑病、赤衣病等。

(四)成熟前期主要防治果蝇。

1.重点做好果蝇的防治,可以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也可以采取人工配制的糖醋液引诱。

2.果蝇危害严重的果园,可以采取地面喷雾消除,可选药剂除虫菊素或者鱼藤酮。

(五)采收后主要防治蚧壳虫、粉虱、蛾类、褐斑病。根结线虫严重的区域,喷施1.8%阿维菌素2000倍-3000倍液喷灌土壤可有效防除根结线虫。

(六)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主要防治褐斑病以及其它越冬病虫害。喷施石硫合剂200倍液冬季清园。

四、保障措施。各杨梅主要产区、重点杨梅基地、杨梅批发市场,建立杨梅质量检测站,配备一定数量的杨梅质量检测设备,实行杨梅准出与质量追溯制度,每户梅农建立杨梅生产档案,由质量监督员负责落实,农户采摘的杨梅经检测后,方能上市。

篇四:《杨梅里钻出一条条小白虫还能放心吃吗?》

杨梅里钻出一条条小白虫还能放心吃吗?

杨梅,是一种具有多种药食作用的水果,夏季成熟,常被大家做成冰镇杨梅汁以开胃、降暑,是夏季不可错过的好东西。不过,相信大家在购买杨梅的时候也遇到过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买回家清洗时会发现杨梅表面有很多白色的小虫子,这时候不知道该不该吃,不知道吃了之后会不会给身体造成影响,今天,小草就带大家来了解发现有小虫子的杨梅到底能不能吃?{5月份的杨梅没生虫吗}.

杨梅里面有白色小虫,可以放心吃!

其实,隐藏在杨梅里面的白色小虫子是果蝇的幼虫。果蝇平时以蜂蜜、果实等为食物,本身比较干净,而且它还是一种优质蛋白,含有抗菌肽,有人还会把这虫子当成宝贝呢~

一般在繁殖的季节,它们会被杨梅清香甜爽的气味吸引,由此在杨梅的表面上产卵。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种小虫子为什么没害的原因,那就是,从果蝇幼虫产下到它长大,都会一直在杨梅里,以杨梅果肉为食物,所以基本不受什么污染。自然长大之后,果蝇也就飞走了。因此,带有白色小虫的杨梅吃了是没有害处的,也不会产生对人体不好的病菌,可以放心吃。

杨梅易变质,买回来要尽快食用!

不过,虽然带虫子的杨梅吃了没有什么坏处,但因为杨梅的保质期特别短,而且还容易腐烂,所以买回来的新鲜杨梅要及时吃掉,不要存放。如果1-2天后再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