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多肉植物会不会招惹虫子

2020-12

篇一:《如何鉴别和处理多肉植物病虫害?》

这是种十分微小的害虫“粉虱”,不仅吸食叶片水分,分泌的蜜露更会带来各种霉菌。被侵害的叶片常常伴随着黑霉病,严重的会导致整棵植物感染死亡。初期及早发现,速速隔离可以避免传染其他植物。若一定要使用杀虫剂,请戴好口罩并及时洗手。推荐缓释颗粒杀虫剂,拌入土中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篇二:《多肉植物有哪些病虫害及怎么防治》

多肉植物虽然好生易养,但有些情况下也会发生病虫害,对走精致路线的多肉植物来说,一点点的病虫害就会令"美玉有瑕"导致其观赏性大打折扣。并且对种植者来说,病虫害无疑是眼中钉肉中刺,必须除之而后快。多肉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相对来说容易控制,不过长期室内栽培,在高温干燥、通风不畅的情况下,也有不少"常见病虫"和"多发病虫"。

1.红蜘蛛

主耍危害萝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茎叶的汁液,被害叶出现黄褐色斑痕或枯黄脱落,这种瘢痕永留不褪,一般来说可以看看叶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网,还有很小的红色/白色/暗色的虫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红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湿度,减少和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或者阿维菌素。

2.介壳虫

危害面很广,常危害叶片排列紧凑的龙舌兰属、十二二卷属等多肉植物,吸食茎叶汁液,导致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出现枯萎死亡。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有时候一株上布满介壳虫,邻近的一株却一只也没有。

防治手段:数量少时,可用毛刷驱除。此外,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

3.粉虱

危害面不大,较多地发生在大戟科的彩云阁、虎刺梅、玉麒麟、帝锦等灌木状多肉植物,在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同时诱发煤污病,茎叶上

会有大片难看的黑粉,直接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防治手段:改善环境通风外,发生初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杀,还可用马拉松500倍液或乐果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喷药2天后再用强力水流将死虫连同黑粉一起冲刷掉。

4.蚜虫

多数危害景天科和菊科的多肉植物,常吸吮植株幼嫩部分的汁液,引起株体生长衰弱,其分泌物还招引蚁类的侵害。

防治手段:如果数量少,可以人工捕杀,见到一个掐一个。危害初期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洒,也可考虑德国拜耳-吡虫啉。

5.赤霉病

为细菌性病害,是多肉植物的主要病害。常危害具块茎类的多肉植物,从根部伤口侵人,导致块茎出现赤揭色病斑,几夭后腐烂死亡。

防治手段:盆栽前要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洒预防,待晾干后涂敷硫磺粉消毒。

6.炭疽病

是危害多肉植物的重要病害,属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严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施用氮肥过量也可能引起。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块,后扩展成为园形或椭园形。病斑渐变干枯,严重时整株受侵。

防治手段:首先要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沮度和湿度。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者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的炭疽福美、多菌等,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7.锈病

常发生在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其茎干的表皮上出现大块锈褐色病斑,并从茎基部向上扩展,严重时茎部布满病斑。

防治手段:可结合修剪,将病枝剪除,让其重新萌发新枝,再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洒。

8.生理性病害

由于栽种环境恶劣,如强光暴晒,光照严重不足,突发性低温和长期缺水等因素,造成茎、叶表皮发生灼伤,褐化,生长点徒长,部分组织冻伤,顶端萎缩等,最根本的措施是从改善栽培条件着手。

多肉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环境要整洁。对外来多肉必须严格把关,确定没有病虫害时才放入棚内。季节交接是容易产生病虫害的季节。一般在天气"由冷变暖"和"由热变凉"之时正是病虫害最容易突然爆发的时间段。加上夏季刚过,此时的多肉植物刚刚度过漫长休眠期,正在逐渐地恢复生长,但是生理机能并没有完全恢复,抵抗力还处在很弱的阶段,所以也很容易被病虫害侵入,初冬、早春、梅雨前这三个时期在棚内集中喷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培养土消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多肉植物常用的药剂主要有防病治病的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锌等)和杀虫剂(如氧化乐果、杀螨醇、马拉松、杀灭菊酯、阿维菌素等)两类,可对症下药。药剂的浓度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掌握,特别是杀虫剂,浓度稍浓即产生药害,帝冠和部分大戟科多肉植物对此尤其敏感。

关于本文列出的一些药剂,有一些药剂属于比较早期的药剂,现在的使用效果和购买上可能不如一些新型药剂有效方便,因此不需要太在意药剂的名字,只需要知道自己的多肉植物具体是什么病虫害,可以在一些论坛上搜索比较好用的

药剂,或者就在淘宝上搜索该病害,通常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一大堆药剂,购买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关于药剂的浓度,喷洒次数和间隔的一般你买来的药剂外包装上都会有注明,只要按照这个量使用就行了。同一种药物使用两次后要换一种,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易产生抗药性。

篇三:《新手种植玩多肉一定要知道的几件事》

经验丨玩多肉一定要知道的几件事-----服盆

多肉植物图谱·2015-08-2422:48

服盆就是多肉缓根的一个过程,刚买回来的多肉怎么样种植才能长的好呢?

通常保险的做法就是先将多肉根上的泥土清理干净,因为有的泥土上带有病菌和虫卵;

然后再把枯叶摘除干净,枯叶容易引发霉菌和虫子,这样做更加透气,利于空气流通;

接着就是修根,把多余的老根、枯根用剪刀剪掉,留一点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根系生长,新生长出来的根系适合环境,更利于呼吸和吸收营养,枯死的根系也不利于透气;

然后找个盆,把多菌灵按比例稀释到水里,再把修剪好的根系泡在水里几分钟,注意不要把整个多肉都丢进水里泡,因为有的多肉丢水里泡过后可能会出现掉叶子和化水的现象;

最后把泡好的多肉放到阴凉、通风处晾干,一天后再上盆。

有很多同学看到刚买回来的多肉后都很兴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肉肉种好,生怕肉肉死了,其实刚买回来的多肉你放一个星期也死不了(特别干枯的除外),实在怕麻烦的同学也可以省略上面的步骤直接种。

多肉上盆的时候要注意潮土上盆,如果太湿,刚上盆的多肉抵抗力差,很容易黑腐和水化。潮土就是水不多,不粘,手捏能成团,松开能散的土,三天后再慢慢浇水,每次浇水不要太多,能让多肉感受到有水气就可以了,等多肉根系长好,完全服盆了后就可以浇透了;

摆放的位置是散光、通风的地方,放上几天后再慢慢晒太阳;最后就是不要用手去拔看有没有长根。

哪些迹象是表明多肉在服盆呢?

首先你看到多肉长气根和须根了;颜色开始变淡变绿了;叶片从底向上在慢慢消耗了,这个时候是底下的叶片在消耗自身的营养为多肉提供生长;叶片饱满舒展,看着精神了,这个时候就表明多肉已经完全服盆了。

篇四:《多肉植物常用杀虫剂和使用方法》

肉友们最头疼的除了各种病害,还有虫害。首当其冲的是介壳虫,还有比较恶心的小黑飞、附带的还有蚜虫、小黑飞,还有恶心的玄灰碟幼虫,甚至毛毛虫、蛞蝓、蜗牛等,下文作者笑嘻嘻呀点点头,比较详细的介绍多肉植物常见的杀虫剂和使用方法。

我也看过不少讲怎么杀虫的帖子了。有的介绍各种害虫的习性,从习性入手对付它们,有的整理许多土方,纯天然,环保无毒;有的从用土,铺面,种植方法上预防驱赶害虫。真是各显高招,令人敬佩。

可是,我发现少有专门介绍杀虫药的帖子,或许其他大神都觉得杀虫药有毒,能不用就不用,所以也就不推荐不介绍了。我也非常赞同尽量不使用杀虫药,但是为了保护我们动辄上百有时上千的心爱的多肉,虫不能不灭,所以药不能不说。我这篇文章将详述的是对付这些虫子的药,而非怎么对付。文章上部分讲理论,没耐心的朋友可以先从中间的药物具体介绍开始看,但上半部分不能不看哟。

什么是杀虫剂应该不用多做解释。杀虫剂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在这里只介绍按作用方式的分类,可分类为:

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

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

熏蒸剂。利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挥发而发生蒸气毒杀害虫或病菌。内吸杀虫剂。被植物种子、根、茎、叶吸收并输导至全株,在一定时期内,以原体或其活化代谢物随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吸吮植物汁液而进入虫体,起毒杀作用。

(一)内吸杀虫剂的概述

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有触杀、胃毒、熏蒸和内吸几种,其中内吸性杀虫剂是首先被植株吸收、传导到害虫危害部位,然后通过害虫的取食来毒杀害虫的。因此内吸性杀虫剂与其他类型杀虫剂相比,有着许多优势和特点。

使用方便,省工省药

有许多内吸杀虫剂的残效期较长,一次施用可维持一个月的杀虫效力。喷洒也不一定要求很周到,根茎叶只要一部分吸收了药物就能经过植物传导至全株,既省工又省药。

但要注意多数内吸性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很大而且残毒也大,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如处理对象为食用植物,则必须考虑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和收获后的农药残留等问题。还有不能与活菌混用。

2.内吸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刺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因而可用于防治那些藏在荫蔽处为害的害虫,如在叶背面的蚜虫、红蜘蛛等。当蚜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吸取植株汁液时,药液就随植株汁液进入害虫体内,从而杀死害虫。从这个角度讲,内吸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也属胃毒作用。

另外要注意,有些药剂仅能渗透到作物表皮而不能在作物体内传导,药剂从叶表面渗进叶片内能杀死叶背面的蚜虫。因药剂不能从这片叶输送到另一片叶中去,对没有着药的这片叶子上害虫就没有效果。药剂的这种作用叫做内渗作用。仅具有内渗作用的药剂,不能当作内吸剂使用,施药时一定要求喷洒周到。

3.不受降水的影响

如施药后不久即遇大雨,触杀性杀虫剂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既浪费药剂又污染环境;而内吸性杀虫剂由于容易渗透到植物体内,几乎不受雨水冲刷的影响。

4.科学利用,提高效率

内吸作用通过叶部吸收、茎秆吸收和根部吸收等多种途径,所以内吸药剂施药方式多样化。根部吸收一般通过灌根和配土时混土的方式,叶部的内吸作用则主要通过叶片喷施。一般而言,可以喷施的药物都能灌根,粉剂可以混土。

目前发现的内吸杀虫剂,大多数是以向植株上部传导为主,称为“向顶性传导作用”。叶片处理的内吸杀虫剂很少向下传导,喷洒在植物叶片上的内吸杀虫剂,如果分布不均匀,往往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所以,并不是内吸药剂就可以随意喷药,也应注意施药质量。施药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理活动特性决定农药使用时间。植物在一天中呼吸作用有差异,在日出前后呼吸作用最强,因此,在日出前后处理植物,更容易发挥其内吸作用,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二)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种类及详述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品种中,属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的以及烟碱类的品种较多。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多数品种毒性高,有不少品种因为毒性太高、或残留时间太长而被禁止使用,如内吸磷等。近年被淘汰的五个有机磷类高毒品种中有甲胺磷、久效磷、磷胺三个品种是内吸性杀虫剂。同时,近年推广应用的几个低毒杀虫剂品种中,吡虫啉、氟虫腈等也是内吸性杀虫剂。

我在这段只介绍几种单一配方的中低毒性药剂。之所以要单独拿出来优先介绍,是因为这些药都是经过国家认证批准生产的农药配方,久经考验。不论毒性的前提下,相比淘宝上泛滥的许多响当当的杀虫剂,这些反而更加正规。

1.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低毒)

吡虫啉具有低毒、广谱、高效、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主要剂型:10%可湿性粉剂、70%水分散粒剂、5%乳油、20%可溶性液剂、15%泡腾片、25%、48%悬浮剂等。

用法用量:以产品说明为准。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例如蚜虫、螨、介壳虫、金针虫、甲虫、蛾等。

注意事项:

①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②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相关水源。

2.有机磷杀虫剂

乐果(中毒)

乐果是广谱、内吸性杀虫、杀螨剂。乐果为中等毒性杀虫剂,在昆虫体内氧化成高毒性的氧乐果。

主要剂型:40%乳油、1.5%粉剂。

用法用量:喷施,灌根,以40%乳油为准,2000-3000倍液。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红蜘蛛、叶蝉、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螨类。

注意事项:

①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磷、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②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迅速水解,故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③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附加)氧乐果,氧乐果属高毒杀虫剂,所以不推荐。

3.有机氮类杀虫剂

杀虫双(中毒)

杀虫双,又称杀虫丹,是一种高效、低残留的有机氮杀虫剂,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和杀卵作用,有很强的内吸作用。对人畜毒性中等,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小。对粘膜、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主要剂型:18%、25%、30%水剂,45%可溶性粉剂,3.6%大颗粒剂等。

用法用量:喷施,灌根,以25%水剂为准,对水600-800倍。

防治对象:不用太在意防治对象,对虱、蚜虫、蚧虫(介壳虫)、毛虫等鳞翅目昆虫及其幼虫都有效。

(附加)杀虫单,杀虫单是杀虫双的相近品种,性质、机理、作用、防治对象都一样。杀虫双是双钠盐,杀虫单是单钠盐。不常用,不多做介绍

4.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丁硫克百威(中毒)

属中等毒性杀虫杀螨剂,是克百威低毒化品种之一,是剧毒农药克百威较理想的替代品种之一。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经口毒性中等,经皮毒性低,无累计毒性,无畸形,致癌和致突变。其杀伤力强,见效快,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特点是脂溶性、内吸性好、渗透力强、作用迅速、残留低、有较长的残效、使用安全等,对成虫及幼虫均有效,对作物无害。

主要剂型:5%颗粒剂、20%乳油、20%水乳剂、35%种子处理剂。

用法用量:喷施,灌根,以20%乳油为准,2000-3000倍液。

防治对象:蚜虫、螨、介壳虫、金针虫、甲虫、蛾、蝉等。

篇五:《多肉植物热度背后存隐忧》{多肉植物会不会招惹虫子}.

多肉植物热度背后存隐忧

2014-04-11薛倩中国花卉报{多肉植物会不会招惹虫子}.

“萌宠”多肉植物今春持续热销,红火的市场促使生产者扩大规模,也吸引了不少新的生产者加入。以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模式固然能快速增加产量,满足市场要求,但从产业长远发展来说,盲目生产、追求短期效益等同竭泽而渔。

市场热度不减

春节过后至6月是多肉植物的第一个旺销期,今年春天,多肉植物依然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小品种。“每天销售二三十箱,现在东西不够卖,到处找货。”北京四环花木中心主营多肉植物的商户李猛介绍说。他家有4个生产大棚,但产品供

不应求,需从附近其他生产者处进货。市场中另一个主营多肉的摊位也有同样的问题,据员工冯女士介绍,摊位基本每3天到一车货,上百个箱子占满摊位,一两天就卖光了。

市场端销售顺畅,生产商自然走货较快。据广州正欣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兴介绍说,今年春天多肉销量同比翻一番,公司仅3月就销售了28万盆多肉产品,而且从去年春天开始,多肉产品单盆均价达到7元,比以前3元至5元的价格上浮不少。北京百花仙子园负责人岳新芳也告诉记者,现在产品不够卖,准备春季上市的产品早已销售一空。

市场上每盆售价为3元至20元的产品销量最大,价位在50元以下的产品都很畅销。“普货依然是主流产品,但随着顾客认知度的提高,中高档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李猛说。现在韩国进口产品凭借靓丽的颜色,占有高档多肉产品较大的市场份额;欧洲产品切头植株较多,带根产品很少。

除了花卉市场上的多肉热销外,网络上多肉种子、单株、组盆产品销量也很大。花络阁旗舰店4元种子套餐近30天销售近4.8万笔,绿野园艺仅‘黄丽’一个品种近30天出售8627株。{多肉植物会不会招惹虫子}.

扩量藏隐忧

其实今年多肉植物销量增加,除了大众消费者需求量增加外,新加入的生产者收集母本也拉动了市场销售。安徽精彩园艺负责人白梅告诉记者,一些山东、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