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𦹉字的意思

𦹉
𦹉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FFNF 仓颉TNST 郑码EXGE 结构上中下 统一码26E49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フ一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𦹉字UNICODE编码U+26E49,10进制: 159305,UTF-32: 00026E49,UTF-8: F0 A6 B9 89。

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𦹉

茆【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莫飽切,音卯。《韻會》鳧葵。《鄭小同云》蓴菜草。《詩·魯頌》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陸璣疏》茆與荇菜相似,葉大如手,赤圓有肥者,著手滑不得停,莖大如匕柄,葉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謂之蓴菜,或謂之水葵,諸陂澤中皆有。《干寶云》今之𪁗蹗草,堪爲葅,江東有之。

云:或名水戾。一云今之浮菜,卽猪蓴是也。

《集韻》通䓮。草叢生也。

與茅通。《周禮·天官·醢人》茆菹。《鄭註》讀作茅。《說文》《玉篇》𠀤音柳。註詳𦯄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