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𦟛字的意思

𦟛
𦟛
拼音chōng 注音ㄔㄨㄥ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5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YVH 仓颉BILB 郑码QTXL 结构左右 统一码267DB 笔顺ノフ丶一丶一ノフ一一ノ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𦟛字UNICODE编码U+267DB,10进制: 157659,UTF-32: 000267DB,UTF-8: F0 A6 9F 9B。

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𦟛

𦟛【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丑凶切《集韻》癡凶切,𠀤音蹱。與傭同。《集韻》均也,直也。

《五音集韻》餘封切,音容。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傭【卷八】【人部】

均直也。从人庸聲。余封切

说文解字注

(傭)均也。直也。各本少上也字。今補。玉篇、廣韵皆曰。均也。直也。所據古本也。均之義有未盡。故更言直也。直謂無枉曲也。小雅。昊天不傭。釋言、毛傳皆曰。傭、均也。周禮典同。正聲緩。先鄭云。正者、不高不下。鐘形上下正傭。考工。摶身而鴻。注云。鴻傭也。此謂鴻卽傭之假借字也。若廣雅云。傭、役也。謂役力受直曰傭。此今義也。从人。庸聲。余封切。九部。依廣韵。說文當丑凶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