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脠字的意思

脠
拼音shān 注音ㄕㄢ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0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THP 仓颉BNKM 郑码QMIY 四角72241 结构左右 统一码8120 笔顺ノフ一一ノ丨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n(ㄕㄢ)

⒈  生肉酱。

统一码

脠字UNICODE编码U+8120,10进制: 33056,UTF-32: 00008120,UTF-8: E8 84 A0。

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 𦚺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脠

脠【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丑連切《集韻》尸連切,𠀤音羶。《說文》生肉醬也。《釋名》生脠,以一分膾,二分細切,合和挻攪之也。

《齊民要術》有燥脠法。

《廣韻》丑延切《集韻》抽延切,𠀤音鯅。《廣韻》魚醢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脠【卷四】【肉部】

生肉醬也。从肉延聲。丑連切

说文解字注

(脠)生肉醬也。廣韵曰。魚醢也。引說文云肉醬。釋名、齊民要術有生脠。从肉。㢟聲。丑連切。十四部。按此字從㢟。非從延也。目部?、木部?同。今本說文梴作梴。脠篆大徐不誤。而注誤云延聲。